第1456 “特殊”游客(1 / 1)

重返1998 笔舞春秋 1273 字 1天前

早上八点四十,办公室内。

江洋坐在办公桌前,拿着钢笔问道。

祖胜东晃了晃脖子,拿起桌旁的干净衣物一边换,一边开口道:

江洋放下钢笔:

祖胜东无奈:

江洋愣住:

祖胜东苦笑:

祖胜东穿上外套:

祖胜东整理了一下袖口,看着江洋道:

江洋点头:

祖胜东听后笑了:

江洋问:

祖胜东道:

祖胜东没好气的把袖子撸起:

江洋听后也乐了,拿起外套起身:

江洋一边走到祖胜东身旁,一边笑道:

祖胜东道:

江洋拍了拍祖胜东的肩膀:

江洋笑道:

就这样,两人有说有笑出了***大楼,坐进宽大的v中。

祖胜东开车,江洋坐在副驾驶。

两人直奔湄港北区老街。

湄港老街,位于整个新特区最北边的边境地带。

原本都是些古香古色的老建筑,江洋当初为了保留一部分东南亚特色风情,于是便把这里简单打造了一下,更名为湄港老街,也叫湄港步行街。

整条街长度大约4公里左右,都是些具有东南亚特色的平房或者二层小木屋。

里面还有两个寺庙,有僧人供奉香火和布施。

此时的湄港内部到处都在建设,可以参观游玩的地方少之又少,湄港老街离三国交界处很近,便成了不少游客们顺便参

观的之一。

随着国内到东南亚旅游的人越来越多,尽管是早晨九点多,湄港老街已经是人满为患。

当初湄港在成立湄港老街的时候,定下了价格低廉的房租以吸引周边各国的商人在这里做生意和投资。

开店铺的居多。

短短几个月的时间,餐饮、住宿、纪念品、货币兑换以及各国特色的工艺品类商铺已经是满街都是,看起来热闹非凡。

游客以欧美国家的背包客,韩国游客和华夏游客为主。

在湄港老街做生意的商贩们,很快在各个国家客人们的身上摸清楚了一条规律。

那就是欧美背包客和韩国人非常的抠门,消费甚至要比当地那些贫穷的老百姓还拮据。

反而北边那个一直被扣上帽子的华夏游客,出门在外成了消费群体的中坚力量。

时间久了,导致周边小国的商贩们看到金发碧眼的背包客,脑子里都会出现两个字。

而看到黑发黄肤的华夏人时,则都会两眼放光,似乎能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俩字:大方。

有不少泰国的商人曾给华夏游客们起了个响亮的外号。

行走的印钞机。

这种现象,刷新了周边小国对华夏人的印象,也改变了不少固有看法。

昌隆珠宝店,就是一个泰国商人在老街开的华夏店铺。

虽说是挂羊头卖狗肉,但是在湄港做买卖的人都知道,在湄港这片区域范围内,不管做什么生意,经营什么买卖,只要是跟俩字沾边,那肯定是一路绿灯,后门开到拉稀的地步。

房租低,税也低。

关键是会受到各个部门的照顾,进货也比别人便宜的多。

听说这昌隆珠宝的二字,就是这位泰国老板高价请国内一个大师给起的名字,花了小万元,妥妥是下了功夫了。

好在这位泰国老板的功夫没白费,自从开了这昌隆珠宝,店里的生意简直不是一般的昌隆。

从早上七点钟开门那一刻,店里的生意就没断过。

什么黄金、翡翠、玉石、玛瑙等各种材料做成的首饰,几乎是摆满了整个店铺。

关键是店老板也会做生意,价格并不会像其他景区那样漫天要价,甚至有的东西要比大多数珠宝店的还要便宜。

随着生意越来越好,老板的生意也越干越大。

后来干脆直接把隔壁的两个店铺也盘了下来,并且一口气跟湄港签了20年的租赁合同,并且还成了蓝鲸矿业公司的忠实客户,店里所有的原材料,也都是从蓝鲸公司去采购。

知道湄港的老大是谁,蓝鲸和湄港老大的关系是什么样的,那么这个老板在湄港老街混的风生水起也是有原因可寻了。

在这种气氛烘托下的湄港,无论是来自于哪个国家的商贩,对华夏人的态度都是非常友好,甚至是恭敬的。

不说湄港的老大是谁,单单华夏人的消费能力,就足够让他们彩虹屁不断。

按理说,这华夏人到湄港来消费,老街的商贩们都是要高高捧起的才对,可湄港关于商贩跟游客的冲突,好像就一直没有间断过。

有的是因为那些异国商贩心黑,见华夏游客是土大款,便想狠狠的宰一顿。但华夏游客们也不是吃素的,经常会因为各种事情用不同的语言吵个脸红脖子粗。

但这种都是些寻常的小事,自卫队的人过来调解一下也就过去了。

只不过今天昌隆珠宝的事情闹的有点大。

老街外面围满了人,全都是各个国家的游客和商贩。

店里一个女人的声音极为尖

锐,异国商贩哪怕是听不懂汉语,也能明白她口吐的芬芳到底有多香。

.

珠宝店内。

一个女子坐在柜台前,面目狰狞,不停的咆哮叫嚷。

一个穿着泰式服装的男人似乎是老板,也是被气的面红脖子粗,吱吱哇哇说着泰语,像是在跟女子对骂。

有趣的是,俩人虽然语言不通,但仿佛并不影响他们的与沟通。

骂的那叫一个你来我往,畅快淋漓。

现场围观的人捂嘴偷笑,还有不少人拿出相机和手机记录下这伟大的一刻。

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呼啦啦的脚步声。

一群背着ak的黑衣男人冲到店门口站成两排。

这些人眼神犀利,体型壮硕,有人一眼看出是新特区自卫队的人。

门口瞬间安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