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70章容身之地(1 / 1)

重返1998 笔舞春秋 1472 字 1天前

京都,大雪。

蓝鲸大厦楼下已经铺满了白色。

玛瑙湖上结了冰,有孩童在上面玩耍,也有人在冰面上凿出了洞,握着杆子钓鱼。

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惬意。

自从蓝鲸大厦对外出租以后,楼下的商铺生意显然没有以前那么好做了。

韩友民和夏祈雪父女两人除了经营烟酒水果和一些小零食外,从蓝鲸物业公司里又把商铺前面的一块空地租了下来。

上面盖上铁棚,四周搭上深色的油布,里面架上些锅灶炉和桌椅板凳,就算是个让员工除了食堂外换口味的好地方了。

主要是物美价廉。

当初父女俩能在这里有个自己的营生,全部是因为江洋的照顾。

商铺是交给他们管理的,每个月只能领些工资。

平日里,夏祈雪几乎是不花钱的。

甚至大多数时候每个月一分钱都不花。

这跟她的习惯有关。

除了这蓝鲸大厦和宿舍之间,夏祈雪基本不会去别的地方。

每个月的工资,她也都会交到父亲韩友民的手里。

随着日子一天天的好转,韩友民的手里也存了些钱。

生活总要奔着好的方向去。

于是韩友民便打算把蓝鲸大厦的这个商铺买下来。

这样一来,父女两人也算是在京都彻底扎了根。

至少有个自己的营生在这里,心里也会踏实很多。

好在蓝鲸大厦的高层们都知道这对父女是被江总的。

当韩友民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,蓝鲸大厦的物业部便直接给予了配合,并且一路绿灯,价格也是按照市场最低价给的。

商铺总共23平米,单价每平米7500元,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和装修费用,算在一起给出了21万的价格。

在如今的京都和蓝鲸大厦的地段来说,这算是公道价了。

韩友民也没有任何犹豫,事情很爽快的定了下来。

于是在第二天就交了6万块钱上去,表示以后每个月都会还一部分。

这个想法把蓝鲸大厦物业部的经理弄的哭笑不得。

经理告诉韩友民,蓝鲸大厦的物业部是物业部,不是办理贷款的地方。

想要分期购房,需要银行进行担保才行。

为了这件事,韩友民没少跑。

当初他从外地到京都来,是以打工的名义过来的。

不仅户口没在京都,就连暂住证都是蓝鲸集团以在册员工的名义给办理的,就更不要说房产车产了。

一个曾经的流浪汉,一个哑女。

仅凭公司给开的一些收入证明,暂时还达不到银行为其担保十余万贷款的需求。

这件事,可算是把韩友民难住了。

以前穷的时候,烦恼的是下个月房租怎么交,去哪里多弄几十元,从什么地方能省个几块钱。

现在日子虽然比以前好过了一点,但是更多的烦恼也随之而来了。

商铺门口的小吃铺也投资了不少钱。

虽说是租的,但是铁皮房和油布以及锅碗瓢盆桌椅板凳那些东西也花了两三万。

如果不是蓝鲸大厦把淘汰的旧家具送给了他们,这点钱恐怕根本无法正常营业。

于是父女两人的生活陷入了这样一种困境中。

白天,韩友民和夏祈雪两人经营商铺和小吃店,到生意不忙的时候,韩友民便把两个店铺交给女儿看着,自己则一趟趟的往银行跑。

运气还算不错,韩友民接

触到了某支行的一个主任,于是便想办法跟他拉近关系。

这年头,没有关系根本办不成事。

哪行哪也哪个单位都有领导。

这些个领导忙的很,平头小老百姓想跟他们套近乎不容易。

送礼。

香烟白酒,水果零食。

韩友民这段时间没少送。

每天早上去买菜的时候,看到新宰的牛羊猪类,也会经常割个大腿给那个主任送到家里去。

小人物,有小人物去跟领导套近乎的方法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那个主任终于答应了帮韩友民贷款的事情。

但是当韩友民想要和他落实具体事情的时候,心都凉到了嗓子眼。

这京都还真的就那么巧。

支行主任有个外甥叫孙贺。

孙贺好死不死就是韩友民以前的房东,跟江洋有些许过节的那个人。

以前租房的地方在玛瑙湖对岸,银行的支行就在蓝鲸大厦背后的一条街,直线距离不超过两公里。

而韩友民到那位领导家里送羊腿的时候,刚好碰上了串门见亲戚的孙贺。

一番打听后,那孙贺得知现在韩友民父女有事自己舅舅门前的时候,那心里瞬间就觉得痛快多了。

霎时间,孙贺心里面脑子里面全是这些关于的东西。

往事历历在目,这孙贺脸上的笑容愈发的灿烂。

终于落到自己手里了。

当那位银行的吕主任知道自己的外甥跟韩友民有过节的时候,态度马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。

吕主任说了,银行有银行的规定,他作为办公室主任,不能坏了规矩。

十几万的贷款不是小数,以他韩友民每个月不到两千块钱的收入,想要还上这些钱不吃不喝也得七八年。

万一蓝鲸公司要是把他们开除了,他找谁去要这笔钱?

而孙贺也立刻了自己的舅舅。

他当着韩友民的面告诉吕主任,说这对妇女以前是以管理者的身份帮蓝鲸大厦经营商铺,算是蓝鲸大厦的员工,每个月有工资拿。

但是把这商铺买下来就不一样了。

相当于他们自己当老板,蓝鲸集团是不会再给他们发工资的。

万一那商铺要是经营不妥善,钱肯定就还不上了。

里里外外的意思很明确,这对父女没资格贷十几万的款。

为此,韩友民也是阵阵脑壳痛。

六万块钱的订金已经交了,那可是夏祈雪他们爷俩所有的积蓄。

眼下贷款下不来,尾款又拿不起,商铺的事情可全部都泡汤了。

最主要是好不容易爷俩的人生有了盼头,可以有机会在京都扎根下来,但是随着一些事情出现变化,所有的所有都朝着最糟糕的方向走去。

夜,大雪。

小吃部的棚子下。

韩友民倒了一杯二锅头,面前是个只煮了些豆芽和白菜的砂锅。

看着油布外的大雪,破旧的电视机里放着新闻,由于信号的原因,不少雪花和不清晰的画面看着很是别扭,带着些许滋滋啦啦的电流声。

里面的主持人声音听的清楚,语气很是自豪。

内容,是介绍某某城市快速崛起,到处生机勃勃的画面。

韩友民仰头把酒杯底朝天,热辣入喉,眉头蹙起。

拿起酒杯又倒上,无奈的笑了笑。